希望幸福富足的周易起名法
希望幸福富足的周易起名法
孩子從生下來那一天起,父母就開始精心地為他們設計未來的生活藍圖,為他安排一條幸福之路。如果出生於大戶之家,長輩希望他能保住家業;如果出身貧寒,父母則不願意看到孩子像父輩那樣受苦受窮。總之,人們都希望孩子生活富足,錢財有餘。因此,很多人在給孩子取名時都寄託了這種希望。
在現代社會,雖然物質有了很大發展,但父母還是希望孩子將來生活更好點。當然,這齣於父輩的一種願望,也無可厚非。不過,相比之下,以富、福、昌等表示富足昌盛等字眼人名,在古代人名比較多一些,現代人在這方面並不是沒有希圖,但只是暗藏心中,不願意直露出來。先讓我們以古代人名為例:
匡福,明代膠州人,抗擊倭寇有功。
崔福,宋代人,勇敢善戰,積功至大將軍。
余福,明代惠安人,字萬祥;名與字聯起來看,有福又吉祥,一片福氣。
張介福,明代人,字子琪。“介”與“借”諧音,能借來福也不錯。
凌福之,宋代寶慶間人,福之即使之幸福。
江福山,清代清泉人,官至總兵,有福如山,福可謂大哉!
何景福,元代淳安人,字介夫。景有尊敬之意。景福乃敬福。
李富,明代將樂人,字尚禮。名富意為生活富足,字尚禮意為雖富但不能樂而忘禮。
陳大富,清代武陵人,字余庵,其名富字前又加上一大字,便是非常之富。
程福斌,後晉人,斌為美好義,再加上福,就更美好,更有福了。
郭一裕,清代天門人;梅殷,明代人,字伯殷。裕是富足,殷是殷實,這兩個字都是多的意思,與富意義相近。
張天祿,清代榆林人;江祿,梁代孝城人,字顏遐。這兩個名字都帶祿字,古代官吏的俸統稱為祿,以祿為名暗含兩層意思,一是想當官,二是想發達。
許克昌,宋代嘉舉人,字上達;陳昌積,明代泰和人;牟大昌,宋代黃岩人,字逢時;何昌富,南齊人,字儼望。以上四個人名都帶一個昌字,昌是興旺、興盛的意思,生活上的昌盛當然還是富足有餘的意思,與福、富差不多。
朱昌頤,清代海鹽人。頤是保養的意思,會保養,家道又昌盛,生活當然很快活。 生活富足與錢、糧有餘是相連的,有錢即為富。但以錢字人名顯得太露,於是人們便借金、銀等字代之人名,如:
曾金,清代襄城人,字多祝。
米貝,明代彭縣人。古代曾用貝殼作貨幣,因而貝就是錢的意思。此人姓米,以貝名之,真是有錢有糧。且不論此名寓意如伺,二者結合還是很巧妙的。
父輩生活富足,當然也希望下一代吃穿不愁,甚至於子孫萬代都不受窮。許多父母心裡是這樣想的,實際上也是這樣做的。自日拚命省吃儉用,攢下一大筆錢財留給後人。他們不圖個人的娛樂,只圖家族的永久興旺發達。中國人的這種思想觀念非常頑固,這一點在古人所取名字中間體現得極為明顯。如:
曹胤昌,明代黃岡人,字石霞。胤意為後代、後嗣,胤昌就是便後人昌盛。
何承裕,宋代人,進士。承裕既有承繼先人財富之義,不管哪種意義,都是希望家族永遠發達。
何嗣昆,清代武進人,字眉叔。昆為明亮之義,嗣昆就是希望後代前途光明。
朱鼎延,清代聊城人,字元孚。鼎是古人烹煮用的器物,只有貴族才能用得起,所以貴族之家又稱鐘鳴鼎食之家。將鼎延順下去,其意就是讓家族永遠興旺。
李富孫,清代嘉興人。富孫的意義很明白,就是讓子孫富足。
再舉幾個現代人名為例:
趙承福,著名瑞典籍華人,承福就是承受福份的意思。
朱延禧,禧是幸福的意思,讓幸福延續下去,不僅自己受益,也讓子孫受益。
康延澤,澤是恩惠的意思,與幸福有相近之處,延澤與延禧差不多。
有財,直接以有財人名,希望富足之義顯而易見。
錢良,以“良”諧“糧”,錢糧俱有,與米貝恰是一對。
再如宋昌富、了榮昌等名字,都寄託著盼望與昌盛的意義。劉福、郭全福等名字,寄託對幸福或好運的追求。
不過,在這裡需要提一句。希望廣有財物,並不是可恥的事情。但有些人認為追求物質生活就是庸俗,因而不願意用福、富等字人名,嫌其世俗氣太重。這種顧慮當然是有道理的,取名應著重從理想、希望出發,不可太看重物質利益。但是,在取名時完全排除這類字眼也沒有必要。當然,福、富、財等字在舊時代人名比較普遍,為避免重複,避免落人俗套,少用這一類字也是完全應該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