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姓名測試 » 姓名知識 » 寄學識淵博之望的周易起名法

寄學識淵博之望的周易起名法

世人中才高八斗者雖然為數極少,但為父母者及長輩絕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目不識丁。中國人深受“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”思想的影響,於是乎世人中就有“養兒不讀書,莫如養條豬”的諺語流傳。在古代,由於科舉制的規定,人們要走仕途道路,就得讀四書五經等。父母望子成龍,直接表現為希望兒孫十年寒窗苦讀,以求將來金榜題名。雖然科舉製毒害了不少青年,禁錮了不少人的思想,但實際上也促進了不少人去學習,去苦讀,這一點還是應該肯定的。

隨著社會的發展,特別是到了現代社會,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。科學是生產力的思想,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們的頭腦中。人們要適應現代社會,文化知識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因素。為人父母者為了子女今後有更好的發展,當然就希望自己子女能做到學識淵博,雖然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,但父母還是對子女抱有極大的希望。取名時,這種希望自然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內容。如文彥博,宋代介休人,字寬夫,六宗時第進士,著有《潞公隨》一書。“彥”與“淵”諧音,文彥博即文淵博。

文林,明代人,字宗儒,成化進士。聯繫名與字,可見父輩希望他通讀儒家經書。

文行遠,清代江西德化人,字樵稿。字雖然為樵稿,但文卻能行遠,名字化用典故“文質行文不遠”,甚妙。

孔希學,明代人,一生好讀書,善書法,文詞爾雅,每賓客燕集,談笑揮灑,油然成章。“希學”果能學,為學之意呼之欲出。

孔學思,唐代人,以博學聞名。欲博學,不思不可。子曰: “學而不思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”學思一名便是孔子這句名言的濃縮。

仇博,宋代新安人,字彥文,質敏博學,仇博善屬文。13歲時便能詩善文,蘇軾見而奇之,·拍著他的後背說: “後生可畏。”博字乃博學之義,父為之取名極好,仇博也沒有辜負父望。

程瑞學,元代人,字時叔,通《春秋》。人名端學,好好學習義。

程駿,後魏入,字麟駒,敏而好學。駿,麟駒,都是千里馬的意思。

方元修,宋代桐廬人,字時敏,少有詩名。元修,意思就是說開始就好好修身,要修身就要博學。

王文淵,明代安喜人,字巨卿。名取“文淵”,意即學問很深。此人經過發奮,終成大學者。

司馬才章,唐代人,章即彰,是顯著的意思,才章即文才顯著。

再舉幾個現代人名例:

林博,其意就是希望有廣博的知識。

章冠賢,冠賢,賢才中之冠,再聯繫姓其意更妙為賢才中之冠。少年就成

車文博,文博,知識淵博,知識淵博以至於車載斗量,真乃博學者。

王英才,英才乃傑出之才。

朱良才,良才義同英才。

張希才,希才,希望成才,希又與稀諧音,希才又是稀有之才。

以名字寄學識淵博之厚望,這種現象在人名中隨處可見,所占比例大致占8%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