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十二生肖 » 屬馬 » 有關馬的成語文化集萃

有關馬的成語文化集萃

有關馬的成語文化集萃

由於馬與戰爭的關係密切,在有關馬的眾多成語中,與戰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就占了多數,這在十二生肖的成語中可謂獨樹一巾只。

▲千軍萬馬

這一成語形容聲勢浩大或隊伍雄壯最為恰當。此成語出自唐?李德裕《文章論》:“以兄翰嘗言,文章如千兵萬馬,風恬雨霽,寂無人聲,蓋謂是也。”

▲人仰馬翻

此成語舊時形容打仗時被殺得狼狽不堪,也比喻忙亂得一塌糊塗,不可收拾。《紅樓夢》第16回有:“依舊被我鬧了個馬仰人翻,更不成個體統。”

▲一馬當先

此成語比喻英勇無畏,帶頭前進。《三國演義》第71回有:“黃忠一馬當先,馳下山來,猶如天崩地塌之勢。”

▲馬到成功

古時對軍隊出征時一舉取得勝利的祝賀語,常說“旗開得勝,馬到成功”。此成語出自《元曲選?楚昭公》第1折:“誓言極復,管取馬到成功。”後用來形容做一件工作一開始就取得成功。

歷代史書與諸子典籍中一些有關馬的典故豐富了成語園地,不無趣味。除上述所舉各例外,如“白駒過隙”形容時間轉瞬即逝,此成語出自《莊子?知北游》。“按圖索驥”比喻辦事拘泥成法,此成語出自《漢書?梅福傳》。“非驢非馬”形容不倫不類,此成語出自《漢書?西域傳》。“害群之馬”比喻危害全體的壞人,此成語出自《莊子?徐無鬼》。“馬齒徒增”是講自己虛度光陰、沒有成就的自謙語,此成語出自《穀梁傳?僖公二年》。“輕襲肥馬”形容奢華生活,此成語出自《論語?雍也》。“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”,講事物的對立轉化規律,語出《淮南子?人間訓》。“駟不及舌”或作“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”,講出言須謹慎的道理,出自《論語?顏淵》。“指鹿為馬”比喻故意顛倒黑白,混淆是非,出自《史記?秦始皇本紀》。“馬角烏頭”比喻不可能實現之事,出自《燕丹子》卷上。“風馬牛不相及”原意是兩地相隔遙遠,馬牛發情追逐也不會碰到,後比喻事物毫不相關,出自《左傳?僖公四年》。還有一些成語源於佛家典籍,也意味深長,如“騎馬找馬”本從“騎驢覓驢”一語(出《景德傳燈錄》)脫胎,轉喻在已得好處的基礎上再謀另外的好處。

另一些有關馬的成語直接源於古人詩詞文章,有典雅之趣。如“老驥伏櫪”出自於三國曹操《步出夏門行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與另一成

語“老馬嘶風”異曲同工。“青梅竹馬”形容兩小無猜的兒童天真之態,此成語出自於唐?李白《長干行》:“郎騎竹馬來,繞床弄青梅。同居長乾里,兩小無嫌猜。”“老馬看花”本形容得意之情,後表示對事物的表面印象,此成語出自於唐?盂郊《登科後》:“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“馬耳東風”以東風吹過馬耳比喻充耳不聞、無動於衷或互不相干,此成語出自於唐?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》:“世人聞此皆掉頭,有如東風射馬耳。”“風檣陣馬”以風吹動船帆與陣上的馬為喻,形容氣勢雄壯或行進迅速,此成語出自於唐?杜牧《李賀詩序》中語:“風檣陣馬,不足為其勇也。”

漢語中有關馬的成語較多,“天馬行空”、“懸崖勒馬”、“萬馬奔騰”、“車水馬龍”、“聲色犬馬”、“心猿意馬”等,也算是較為常見的;但“駑馬鉛刀”、“敝車贏馬”、“馬工枚速”、“童牛角馬”、“仗馬寒蟬”、“牛驥同皂”、“白馬素車”等,就不常用了。成語之外,一些有關馬的諺語、俗語也很生動,如“死馬當活馬醫”、“路

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”、“又要馬兒跑,又要馬兒不吃草”、“馬不吃夜草不肥”等等,或富於哲理,或富於智慧,也常活躍於人們的口頭或筆下,具有極強的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