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十二星座 » 星座知識 » 星象學的起源

星象學的起源

星象學與古天文學在最初階段是很難區分清楚的。尤其在中國,直到很晚,二者還是合二為一的,所以講星象學的起源,就要涉及古天文學的起源。

大約在一萬多年前,我國正處在新石器時期,人們的生活來源以狩獵和採集為主,同時向農業和牧業方面過渡。在農牧業的初期,只能依據物候來決定狩獵及播種和收穫。然而,物候是受氣象變化影響的,難於掌握,所以經常不能適應農時,影響產量,甚至一無所獲。為了提高收穫量,關鍵在於季節,人們經過長期觀察,終於發現了季節與星象關係十分密切,就以星象來確定季節了,這就是天文學產生的根源之一。另一方面,古人把天、社會和人看成是一個整體,這就是所謂“天人合一”的觀念。認為人的行為要符合天意,所以在做一件事以前,經常要預測上天是否允許。古代的預測方法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占卜,於是星占學也隨之誕生。

古代天文學是基於星象而產生的曆法和星占,既有科學,又有迷信。正像恩格斯所說的:“科學和迷信是水火不相容的,但又是永遠糾纏在一起的”。中國天文學如此,西方天文學亦如此。中國天文學的產生應是很早的,但早到什麼時代,實在難以稽考了,只有在天文學發展到一定水平時,才在考古學和古籍中有所反映。天文學的萌芽時代,約在六七千年前,這是有考古發現及古籍記載為依據的。

本世紀的70年代,在山東大漢口文化遺址中,發擁出一些陶器,其中有一片陶器的殘片上繪有彩色太陽花紋。1979年在江蘇連雲港的將軍崖發現一處文化遺址,屬龍山文化。在將軍崖上刻有一組岩畫,畫有太陽及一些星象。在其他文化遺址,其房屋及墓葬均有一定的方向。 1921年,在河南泥池縣的仰韶村發現一處文化遺址,稱仰韶文化,從中發現各種各樣的農具和己經炭化了的粟粒以及家畜的骨頭,這說明當時農牧業己達到了一定的水平。從以上考古發現,可證明在距今5000^-7000年,天文學己有了萌芽。